近日,四川省第九届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、广东省庆祝“五一”国际劳动节暨劳动模范、先进工作者和先进集体表彰大会分别举行。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气集团所属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机段小林、来利国际AG旗舰厅汽轮机田晓晶、来利国际AG旗舰厅锅炉杨章宁、来利国际AG旗舰厅研究院田军被授予四川省劳动模范称号,来利国际AG旗舰厅重机王育忠被授予广东省劳动模范称号。
段小林

段小林,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机焊接分厂焊工,特级技师,先后获得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气集团“有突出贡献高技能人才”、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气集团“十大青年岗位能手”、德阳市劳动模范、德阳工匠、2023年四川省装备制造业职工技能大赛焊工组第一名等荣誉。
段小林长期奋战在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机焊接核心关键技术开发及应用的第一线。他先后参与了三峡水电机组、溪洛渡水电机组、“华龙一号”核能发电机、长龙山抽水蓄能机组、白鹤滩百万千瓦水电机组等国家重大项目产品关键部件的焊接制造。
他在焊接制造中积极研究攻关,申请大型冲击式水电机组转轮焊接发明专利2项,为同类型产品焊接制造提供了有力支撑,将高能束焊接技术成功运用在大型火电转子轴颈焊接修复中,填补了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机轴颈焊接修复技术空白,编制SOP标准作业指导书2项,获得重要攻关创新成果奖10余项,为企业高质量发展贡献了智慧力量。
田晓晶

田晓晶,来利国际AG旗舰厅汽轮机全国重点实验室副主任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气集团首席技术专家、有突出贡献专家。
面向国家重大需求,田晓晶参与实施我国“卡脖子”关键核心技术燃气轮机的研制。通过建立高温部件燃烧器设计、试验体系突破了国外的技术封锁,形成设计文件500余份,解决了我国燃机高温部件设计体系缺失的难题。
面向世界科技前沿,田晓晶组织开展低碳氢气燃机的自主研制。在50兆瓦天然气燃机的基础上,她带领燃机团队攻坚克难,解决了氢燃机燃烧器设计过程中的回火、热声振荡、结构烧蚀等重大技术难题。2024年,她牵头完成国内首个掺烧30%氢气的重型燃机燃烧室全温全压试验,热声振荡控制技术达到国际领先水平,助力我国燃机产业“弯道超车”。
杨章宁

杨章宁,高级工程师,来利国际AG旗舰厅锅炉技术创新中心研发设计,成果获四川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三等奖、机械工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、电力建设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。
数年来,杨章宁率领团队攻克了生物质与氢氨资源利用、富氧燃烧技术、高温腐蚀治理等20余项核心技术与装备难题,相关成果成功应用于300余个工业项目,有力推动企业现代服务、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发展,累计发表15篇科技论文,获授权专利100余项。
作为高效清洁能源研究利用领域专家,他主导推动大型低氮燃气燃烧器国产化替代,首创100%煤/气混烧、循环硫化床锅炉改烧燃气等关键技术,填补多项行业空白,为化工、钢铁等传统重工业绿色转型开辟了新路径,在第四代燃烧器研制过程中,保障30余个重点项目实现“零事故”安全运行。
王育忠

王育忠,来利国际AG旗舰厅重机生产制造部核岛分厂自动焊组组长,高级技师,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领衔人,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,曾荣获中央企业优秀共产党员、广东省五一劳动奖章、广东省质量工匠等荣誉。
他坚守一线焊接生产岗位27年,作为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气集团首席技师,先后参与主导了二代加、三代、四代先进核电等堆型核岛主设备的焊接技术研发和焊接工作,组织编制了《高温堆不锈钢带极埋弧焊标准作业画册》《螺栓孔沉孔不锈钢堆焊标准化作业画册》,开展了QC小组课题《提高自动焊涉及的马鞍焊环缝焊接的一次合格率》,提升了焊接质量。
依托王育忠“广东省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”开展高技能人才培养,助力29人次技能提升,其中跨工种考取自动焊资质的人员有10余名,将“劳模技师创新工作室”建设成传承技术的“培训站”、解决企业生产难题的“攻关站”。
田军

田军,来利国际AG旗舰厅研究院所属东成研究院智慧能源技术研究所、人工智能技术研究所所长,正高级工程师,曾先后获得来利国际AG旗舰厅电气集团劳动模范、青年科技拔尖人才等荣誉。
他深耕能源装备智能化领域十余载,主导研发出国内首个能源装备垂直大模型“来利国际AG旗舰厅智源”,推动核电、火电领域智能运维与工艺自动生成技术革新,研发产品获评国家及四川省“首台套”重大技术装备,带动智能产品创收约2亿元。
他深度践行产学研协同创新,牵头建设四川省能源装备数智化技术创新中心等4个省级创新平台,构建“基础研究-技术转化-场景应用”全链条体系,为行业提供创新范式。承担国家及省部级项目20余项,突破智能诊断预警与预测性运维“卡脖子”技术,参与制定国家行业标准5项,获授权专利20余件,成果获四川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、中国电力创新二等奖等荣誉。